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样祥应邀到艺术设计学院讲学 (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1日 15:15  责任编辑:艺术设计学院  阅读次数: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样祥应邀到艺术设计学院讲学

2019108日晚上与109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侯样祥研究员在丹青楼1106会议室以《艺术学研究法与论文写作》为题做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艺术学院副院长胡友慧教授主持。艺术设计学院师生7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侯样祥研究员作为我国著名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艺术策展人。198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涉及历史学、科学人文关系、艺术史论、文化智库、艺术教育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史哲》等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六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一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全文译成英语发表。

 

本次讲座共分为五讲:        

第一讲:“质疑是获得好选题的重要手段”。“质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研究来讲,“质疑”是寻找到高质量选题的最佳途径。质疑水平越高,选题水平也就越高;质疑越多,选题数量就可能越多。因此,但凡有写作论文任务的学生乃至青年教师,都必须养成好质疑的习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功的质疑是学问,不成功的质疑也是学问。这就是质疑所产生的价值。

第二讲:“‘三重证据法’与资料的搜集”。有了选题,有了好的选题,只是完成学位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为了成功实现“论从史出”,还必须下苦功夫广泛搜集可靠的资料。资料即“证据”即“论据”。而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田野资料是学术研究的三个重要资料来源。这就是“三重证据法”。

第三讲: “让研究结论无限接近事实真相”。结论即观点。与自然科学研究有所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往往不大可能产生唯一的可以反复验证的结论。因此“科学精神”中的“唯一”似乎并不太适合人文社会科学。需要强调的是,就学术表达而言,还必须做到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证据不足应存疑。事实上,存疑也是学问。这不仅成为验证论文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写作者科学精神的最佳体现。

 

第四讲: “‘引经据典’与‘抄袭剽窃’”之界限。侯教授引用各种例子,为学生们划清了“引经据典”与“抄袭剽窃”的界限,特别强调了文章注释的重要性,侯教授认为学术研究是一个爬台阶的前进过程,现在的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且还要为后人的学术研究建立平台,这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的义务和职责。

 

第五讲:“艺术学学位论文基本构架”。一般来说,学位论文大致由“绪论”、“正文“、“结论”等三部分构成。显然,这些都是形式问题。但是,如何写好每一部分,如何布好论文全局,以及如何使三部分内容无缝对接,甚至如何给论文及其章节进行合适的命名等等,无一不是要认真处理好的技术问题。

 

侯样祥以其渊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理论水平诠释着艺术学研究法,并通过形象有趣的案例对学术研究中论文的写作进行了规范和指导。在讲学过程中侯老师通过他新颖的观点、深刻的立意、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将现场讲座氛围不断推向高潮,两场讲座场地均座无虚席,聆听者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有部分师生结合讲学内容和自身工作学习情况与侯老师进行了更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侯老师在对各类问题进行耐心解答的同时也对艺术设计学院师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学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最后听众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侯老师的感谢。

 

关闭